题目详情

自从有了文学史以来,散文就好像是受到了歧视。一般人谈论起文学类别来,也往往只谈诗歌、小说、戏剧这“老三样”。即使谈到散文,也令人有“敬陪末座”之感。

这是非常不公平的,然而有其原因。

一般讲刭散文的应用,不外抒情与叙事两端。抒情接近诗歌,而叙事则邻近小说。散文于是就成了动物中的蝙蝠,亦鸟亦兽,非鸟非兽。在文学大家庭中,仿佛成了童养媳,难乎其为文矣。

不管是抒情,还是叙事,散文的真精神在于真实。抒情要真挚动人而又不弄玄虚;叙事不容虚构而又要有文采,有神韵。可是有一些人往往是为了消遣而读书。文学作品真实与否,在所不计。即使是胡编乱侃,只要情节动人,能触动他们灵魂深处的某一个并不高明的部位,使他们能够得到一点也并不高明的快感,不用费脑筋,而又能获得他们认为的精神享受,在工作之余,在飞机上,在火车中,一卷在手,其乐融融,阅毕丢掉,四大皆空。

散文担当不了这个差使,于是受到歧视。

倘若把文学分为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话,散文接近阳春白雪。真要欣赏散文,需要一定的基础,一定的艺术修养。虽然用不着焚香静坐,也要有一定的环境。车上、机上、厕上,不是适宜的环境。

你是不是想把散文重新塞进象牙之塔,使它成为小摆设,脱离广大的群众呢?敬谨答日:否。我只是想说,文学作品都要能给读者一点美感享受,否则文学作品就会失去它的社会意义。但是,美感享受在层次上是不尽相同的。散文给予的美感享受应该说是比较高级的美感享受,是真正的美感享受。它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洗涤人的灵魂。像古希腊的悲剧,它能使人“净化”,但这是一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净化。

写到这里,我必须谈一谈一个对散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身边琐事问题。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到近现代,最能感动人的散文往往写的都是身边琐事。即以本书而论,入选的中国散文中有《陈情表》、《兰亭集序》、《桃花源记》、《别赋》、《三峡》、《春夜宴从弟桃园序》、《祭十二郎文》、《陋室铭》、《钴姆潭西小丘记》、《醉翁亭记》、《秋声赋》、《前赤壁赋》、《黄州快哉亭记》等等宋以前的散文名篇,哪一篇不是真挚动人,感人肺腑?又哪一篇写的不是身边琐事或个人的一点即兴的感触?我们只能得到这样的一个结论:只有真实地写真实的身边琐事,才能真正拨动千千万万平常人的心弦,才能净化他们的灵魂。宇宙大事,世界大事,国家大事当然能震撼人心,然而写这些东西,如果掌握不好,往往容易流于假、大、空、废“四话”。四话一出。真情必隐,又焉能期望这样的文章能感动人呢?

第八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什么?(7分)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只有真实地写真实的身边琐事,才能真正地感动人心,净化灵魂。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大陆冰川在向海洋运动的过程中,侵蚀海岸,形成槽谷;冰川退却后,海水侵入槽谷。形成峡湾。图11所示区域是典型的峡湾分布区之一,其陆地部分在末次冰盛期被巨厚的冰川覆盖,目前仍分布有面积较大的现代冰川。该区域的东南部沿海地区森林茂密。峡湾风光和冰川地貌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和地理学者前往。

历史地理综合,历年真题,2021年成人高等考试《史地综合》(高起本)真题

(1)描述图示区域现代冰川的分布特征。(6分)

(2)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森林茂密的自然条件。(6分)

(3)列举世界其他一处可以观赏到峡湾景观的地方,指出观赏季节并说明理由。(6分)

查看答案
问答题

阅读图表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

图10示意我国历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表1为我国历次人口普查城镇化率。

历史地理综合,历年真题,2021年成人高等考试《史地综合》(高起本)真题

(1)根据表1数据,补绘我国城镇化率变化折线。(5分)

(2)归纳我国城乡人口变化特点。(12分)

查看答案
问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1961年9月,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出席会议的有25

个国家,通过了《会议宣言》。《宣言》宣布:不结盟国家鼓励和支持为自己的独立和平等而进行斗争的各国人民;主张立即无条件地、彻底地和最后废除殖民主义,并共同努力制止各种新殖民主义;强调“和平共处的原则,是代替‘冷战’和可能发生的全面核灾祸的唯一的办法”。《宣言》表示“不结盟国家无意组成一个新的集团而且也不能成为一个集团”。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说明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及意义。

查看答案
问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科举制度滥觞于隋而成熟于唐。唐朝科举考试既有每年举行的常科,还有临时不定期

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制科。常科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等科;制科以策论为主,也考经史与诗赋。士人一旦被录取,“文策高者,特授以美官,其次与出身”。科举制为下层的读书人开辟了一条入仕的道路,有利于国家广泛地选拔经邦治国的优秀人才。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简述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查看答案
问答题

回答问题。(12分)

1924年,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意见,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简述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联系与区别。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