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中国药典》的通则包括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药典》通则部分包含的内容。《中国药典》标准体系构成包括:凡例、通则及各部的标准正文三部分。"凡例"是为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行药品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是对《中国药典》正文及与质量检定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以避免在全书中重复说明。"凡例"中的有关规定具有法定的约束力。通则主要收载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其中,制剂通则系按照药物剂型分类,针对剂型特点所规定的基本技术要求。收载有片剂、注射剂、糖浆剂等中药、化学药品共41种剂型,在每种剂型下规定有该剂型的定义、基本要求和常规的检查项目。通用检测方法系各正文品种进行相同检查项目的检测时所应采用的统一的设备、程序、方法及限度等,包括:光谱法、色谱法、物理常数测定法、限量检查法、分子生物学技术、中药相关检查法、生物制品相关检查法、化学残留物测定法、微生物检查法、生物活性/效价测定法、试剂与标准物质等。指导原则系为执行药典、考察药品质量、起草与复核药品标准等所制定的指导性规定,不作为强制的法定标准。如,"9101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规定了需要验证的分析项目、验证的内容及其方法与数据要求,包括: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及耐用性。建议考生熟悉《中国药典》通则部分包含的内容。本组题答案应选ABC。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某女,24岁。3天前不慎受凉,虽在家自服感冒清热颗粒,但未能见效,病情持续加重,遂来就诊。症见发热,体温38.9℃,口渴,咳嗽声重,痰多色黄,舌淡,苔白滑。西医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断为咳嗽,治以辛凉宣泄,清肺平喘,清热解毒。处方:麻黄5g、石膏30g、苦杏仁6g、甘草9g、鱼腥草30g、金银花30g、连翘30g、板蓝根30g。3剂,每日1剂,水煎服。以此方治疗3日,患者恢复正常。

方中辛、甘,大寒,善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治肺热咳喘的药物是

  • A.鱼腥草
  • B.石膏
  • C.金银花
  • D.板蓝根
  • E.连翘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女,24岁。3天前不慎受凉,虽在家自服感冒清热颗粒,但未能见效,病情持续加重,遂来就诊。症见发热,体温38.9℃,口渴,咳嗽声重,痰多色黄,舌淡,苔白滑。西医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断为咳嗽,治以辛凉宣泄,清肺平喘,清热解毒。处方:麻黄5g、石膏30g、苦杏仁6g、甘草9g、鱼腥草30g、金银花30g、连翘30g、板蓝根30g。3剂,每日1剂,水煎服。以此方治疗3日,患者恢复正常。

方中连翘既清解热毒,又疏散风热,还散结、利尿、消肿。关于其性能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苦能泄散
  • B.微寒能清
  • C.甘寒清泄
  • D.以清为主
  • E.清中兼透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女,24岁。3天前不慎受凉,虽在家自服感冒清热颗粒,但未能见效,病情持续加重,遂来就诊。症见发热,体温38.9℃,口渴,咳嗽声重,痰多色黄,舌淡,苔白滑。西医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断为咳嗽,治以辛凉宣泄,清肺平喘,清热解毒。处方:麻黄5g、石膏30g、苦杏仁6g、甘草9g、鱼腥草30g、金银花30g、连翘30g、板蓝根30g。3剂,每日1剂,水煎服。以此方治疗3日,患者恢复正常。

方中板蓝根苦寒,其功效不包括

  • A.清热
  • B.解毒
  • C.凉血
  • D.化痰
  • E.利咽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男,52岁。大便脓血、里急后重、发热腹痛3天。医师诊断为大肠湿热所致的痢疾,处方为香连丸。

患者服药1周后,痢疾诸症皆除,但出现足膝红肿、筋骨疼痛。医师诊断其转为下焦湿热之痹病,治当清热利湿,处方选用四妙丸。该中成药的药物组成是

  • A.黄芪、炒白术、防风
  • B.盐黄柏、苍术、薏苡仁、牛膝
  • C.红参、麦冬、五味子
  • D.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
  • E.益智仁、乌药、山药
查看答案
单选题

某男,52岁。大便脓血、里急后重、发热腹痛3天。医师诊断为大肠湿热所致的痢疾,处方为香连丸。

香连丸组方中木香为臣药,善行肠胃气滞。其除能行气止痛外,还能

  • A.破气消积
  • B.温肾纳气
  • C.疏肝下气
  • D.燥湿化痰
  • E.健脾消食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