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详情

柴某,37岁,原是某私人装饰材料加工厂的职工,妻子是该工厂的保洁人员,他们有个8岁的女儿在读小学。半年前柴某在下班路上发生车祸,导致双腿瘫痪。当时工厂只赔付了30%的医疗费用,大部分的费用是柴某东拼西凑而来,本来并不富裕的家庭陷入贫困。柴某想另寻一份工作,但因为双腿瘫痪屡屡遭到拒绝。柴某生活的社区是20世纪90年代建成投入使用的,没有专门的残疾人设施,柴某日常行动非常不便,更不利于其进行康复运动。现在他只能坐在轮椅上待在家中,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有时他想为自己所在的社区做些无偿劳动,却被居委会工作人员以柴某行动不便和影响正常秩序为由而制止。久而久之,柴某变得非常孤僻,社会交往基本断绝,妻子也对柴某越来越冷淡,柴某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两人经常为了生计而吵架,妻子甚至提出了离婚的要求。因此,柴某精神变得极度压抑,经常自暴自弃。

【问题】

1.请根据材料,分析柴某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2.根据柴某所遇到的问题,从残疾人社会工作的角度分析,社会工作者可以为柴某提供哪些服务?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 1.柴某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1)经济困难。柴某因自己无收入来源、妻子收入低和所欠的债务,陷入较严重的经济贫困。

(2)家庭关系紧张。妻子对柴某越来越冷淡,柴某与其妻子关系越来越紧张,经常吵架,甚至可能会离婚。

(3)就业难。柴某因双腿瘫痪而屡遭就业歧视。

(4)社会交往难。柴某因世俗的偏见和物理性障碍及心理负担的原因,社会交往机会越来越少,社会交往基本断绝。

(5)心理障碍。柴某因经济困难、社会交往处于边缘地位等特殊困难而精神压抑,自暴自弃,陷入严重的心理障碍。

2.社会工作者可以为柴某提供的如下服务。

(1)维护案主的合法权益。①帮助案主处理好工伤认定问题,协助有关部门的调查工作,为案主争取可能的工伤赔偿。②运用法律武器帮助案主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维护案主的合法就业权益,使其免遭就业歧视。③在社区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开展社区教育,促进案主在社会、文化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

(2)改善案主的生活质量。①建设无障碍环境。促进社区根据残疾人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地对公共建筑设施进行无障碍改造,方便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②配置特殊用具。整合社会资源为案主提供轮椅、假肢、支助具及矫形器等,促进案主行动的便利,同时帮助案主进行康复训练。③组织参与社会活动。组织案主等残疾人群体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提高他们参与社会交往的能力和获得社会的认可,从而促使其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如鼓励并同意柴某为社区做一些无偿劳动,增加与人的沟通交流,促进社会参与。

【解析】

第一问考查的是城镇残疾人所面临的主要困难,这里柴某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经济困难、家庭关系紧张、就业难、社会交往难和心理障碍。第二问考查的是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考生可以从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和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两大方面来回答。

包含此试题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单选题

社会工作者小张计划采用“由社区照顾”策略帮助社区的8名残疾居民。现已建立了提供直接服务网络和社区紧急支援网络,还可以考虑建立()的互助网络。

  • A.残疾人亲友与残疾人
  • B.大学生志愿者与残疾人
  • C.残疾人与残疾人
  • D.社区居民与残疾人
查看答案
单选题

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照顾中,为个别服务对象提供行为治疗或其他心理治疗,此时,社会工作者所承担的角色是( )。

  • A.顾问
  • B.经纪人
  • C.倡议者
  • D.治疗者
查看答案
多选题

急诊室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包括()。

  • A.危机干预
  • B.出院安置
  • C.社会心理评估
  • D.经济援助
  • E.信息咨询服务
查看答案
多选题

目前社会工作者冯女士为某服务对象提供的家庭社会工作服务已进入开始阶段。此时社会工作者冯女士的主要任务是()。

  • A.全面评估服务对象家庭成员的问题
  • B.与服务对象家庭成员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 C.巩固整个服务活动的成果
  • D.明确服务介入的目标和服务的基本要求
  • E.与受助家庭约定初次会谈的时间和安排
查看答案
多选题

在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的服务中, 属于机构救助的是() 。

  • A.外展服务
  • B.思想引导与矫正
  • C.基本生活安置
  • D.危机干预
  • E.纠正偏差行为
查看答案

相关题库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