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简要介绍新教育运动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正确答案及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新教育运动”亦称“新学校运动”,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教育改革运动。主要内容是在教育目的、内容、方法上建立与旧式的传统学校完全不同的新学校。
1889年,英国人C·雷迪在英格兰创办了欧洲第一所新学校——阿博茨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标志着新教育运动的开始。提出办校的宗旨是促进学生身体、心灵的健全发展,重视儿童的个性特征,使儿童成为完人。新学校破除古典的传统课程体系,开设农艺、手工劳动等课程.以训练儿童的体力、智力和手工技巧。1898年,法国新教育拥护者德莫林仿照雷迪的做法,在法国开办了罗歇斯学校。德国教育家利茨也在同年开办了同类学校,称为“乡村教育之家”。利茨认为教育应包括品格教育、宗教道德教育、身心官能力量的发展、公民教育、民族文化教育,使儿童在身体、精神、宗教、道德、知识、情感诸方面都能均衡发展。此后在比利时、瑞士、意大利都相继开办了各种形式的新学校,在欧洲逐渐形成广泛的新学校运动。新学校大多设在乡村或大城市的郊区,周围环境幽静,风景优美,设备优良,采用家庭式教育管理方式。新学校重视体育、手工、园艺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和独创精神;在教学内容上重视现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反对体罚,重视儿童兴趣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在道德教育上,向儿童灌输资产阶级民主、合作的观念,培养儿童的责任心和进取心。随着新学校在欧洲各国的建立,1912年在瑞士成立国际新教育联盟。1919年,联盟主席瑞士教育家费里埃尔撰文总结新学校的基本经验与理论原则,共30条,成为新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础。1921年法国的加雷市成立新教育联谊会,出版《新时期的教育》杂志,宣传新教育理论。1922年正式颁布协会章程,提出新教育的七项原则,推行儿童中心的教育目标,即增进儿童的内在精神力量;尊重儿童个性发展;使儿童的天赋自由施展;鼓励儿童自治;培养儿童为社会服务的合作精神;发展男女儿童教育间的协作;要求儿童尊重他人,保持个人尊严等。这七项原则实际上成为新教育运动的国际宣言。新教育运动传入美国后,因与当时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基本相通,从而形成与传统教育对垒的更大势头。1966年,新教育联谊会改名“世界教育联谊会”,标志着新教育运动作为一场运动的终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细胞减少型白血病的主要检查是
-
- A.骨髓检查
- B.外周见幼粒细胞
- C.全血细胞减少
- D.外周见有核红细胞
- E.酸溶血试验
- 查看答案
男性,24岁。头痛、头晕1个月,高热、鼻出血1周,浅表淋巴结不大,肝可及边,脾未及,血象检查:红细胞1.8×10/L,血小板20×10/L,WBC1.5×10/L骨髓象红系和粒系各阶段比例大致正常,但未见巨核细胞。最可能的诊断应考虑为
-
- A.急性白血病
- B.粒细胞减少
- C.再生障碍性贫血
- D.败血症
- 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 查看答案
女性,20岁。因泌尿系感染,一年来反复应用多种抗生素治疗,近一周来发热,全身皮肤及口腔粘膜出血,血红蛋白下降至60g/L,白细胞2.5×10/L,血小板30×10/L,网织红细胞0.2%,骨髓增生为极度减低,应诊断为
-
- A.败血症
- B.粒细胞缺乏症
- C.急性白血病
- D.再生障碍性贫血
- 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查看答案
典型再障的骨髓象重要标志是
-
- A.造血细胞增多,非造血细胞减少
- B.造血细胞、非造血细胞同时增多
- C.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
- D.造血细胞、非造血细胞同时减少
- E.造血细胞、非造血细胞均正常
- 查看答案
下列哪种贫血,外周血片中不会出现幼红细胞
-
- A.溶血性贫血
- B.再生障碍性贫血
- C.缺铁性贫血
- D.失血性贫血
- E.巨幼细胞性贫血
-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