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详情

2019年0113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B卷)

开始做题

试卷预览

单选题

2018年3月上海市政府召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会议。2018年上海将围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证照分离”等改革,重点聚焦效率、监管和服务“三个优化”。同时,认真落实国务院批复的《上海市进一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方案》提出的改革举措。

“证照分离”主要是指除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和公众健康等重大公共利益外,把营业执照与能分离的许可类证相分离,并根据地方实际采取其他管理办法,实现持照即可经营。其原则之一,是对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能够有效实现行业自律管理的事项,取消行政审批,实行行业自律管理,允许企业直接开展相关经营活动。2015年12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在上海浦东新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涉及116个行政许可事项,其中10项行政许可事项取消审批,6项审批改备案,26项实行告知承诺,41项提高审批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33项加强市场准入管理。

2017年9月,《国务院关于在更大范围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释放企业创新创业活动,推进营商环境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重要举措。2017年9月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将2015年上海浦东新区率先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清理116项行政许可事项的做法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继续探索破解企业面临的“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突出问题,打通“最后一公里”,待成熟以后将在全国推开。2018年10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关于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证照分离”向全国推广。

近三年来随着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简化住所登记、多证合一、先照后证、企业注册全程电子化、企业名称管理制度改革、年检改年报、“双随机、一公开”(即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建立市场主体信息公示制度、建设运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全国一张网”等多项改革措施,夯实了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情,有力促进了营商环境优化。目前,全国平均每天新增企业从改革前的0.69万户上升到1.64万户,开办企业便利度的国际排名大幅上升。

从材料可以看出,“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上海的重大改革试点任务,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其意义在于: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A

本题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

第二步,根据材料,“证照分离”主要是指除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和公众健康等重大公共利益外,把营业执照与能分离的许可类证相分离,并根据地方实际采取其他管理办法,实现持照即可经营。其原则之一,是对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能够有效实现行业自律管理的事项,取消行政审批,实行行业自律管理,允许企业直接开展相关经营活动。可以有效改善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加强调的是市场自律,限制政府对市场的过多干涉,让市场在价值规律作用地调节下自发运行。“证照分离”改革深入后,夯实了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激发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情,有力促进了营商环境优化。这些都说明,这项改革的积极意义,解决了企业“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突出问题,提高了企业对政府的信任,也提高了企业的获得感。故A项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2018年6月27日在世博中心举行。全会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着力构筑新时代上海发展的战略优势,全面增强城市核心功能,在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不断增强城市吸引力、创造力和竞争力,更好地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加快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共上海市委关于面向全球面向未来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意见》。

全会指出,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上海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对上海发展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对上海未来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推动中央赋予上海的战略定位和战略任务落地落实,必须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这是实现新时代上海发展战略目标的集中体现、核心任务和必由之路。

2017年,上海成为中国第一个GDP破3万亿元的城市。站在这个历史高位上,放眼世界,上海距离世界城市版图中心渐近,展望未来,上海如何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立于不败之地?

在此关键节点,《中共上海市委关于面向全球面向未来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意见》的通过提出了一个新命题——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并将其作为实现新时代上海发展战略目标的集中体现、核心任务和必由之路。“这个《意见》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市委委员认为,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是世界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是上海承担起新时代新使命的必然要求,是上海应对城市激烈竞争的迫切需要。

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必须围绕增强城市核心功能,聚焦关键重点领域,在国际( )的核心功能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在制度创新、对外开放、品牌建设、创新创业、全球网络、发展平台、人才集聚、品质生活等关键领域打造新高地。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

第二步,2018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上海市委关于面向全球面向未来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意见》。全会提出,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必须在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建设上取得新突破。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提高经济密度,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持续推动经济规模和效益提升,推进国际经济中心综合实力取得新突破。故B项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单选题

2018年3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从1982年到2018年,国务院机构一共集中进行过8次改革,分别是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 年、2008年、2013年、2018年。就这8次改革而言,每一次都顺应了当时的需要,解决了一些突出问题,取得了积极成效。比如,1982年的改革,精简了各级领导班子,加快了干部队伍年轻化;1988年的改革,重点是围绕经济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淡化经济管理部门的微观管理职能;1993年的改革,以政企分开为中心,目的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等等。每次改革的任务都不同,重点不一样,形式也有所差别,都是根据当时的形势作出的适当调整。但形势永远是在发展变化的,机构改革是一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更不会一劳永逸。分分合合,甚至个别“反复”,都是根据实际需要作出的选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把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更充分地发挥出来。

2018年3月13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听取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方案对国务院组成部门和其他机构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6个。

“法与时转则洽,治与世宜则有功。”从减少8个正部级机构,到减少7个副部级机构,再到调整相关机构,国务院此次改革,涉及范围至广、调整范围至深,的确显现大手笔,释放出大魄力,让人耳目一新,被誉为“堪称改革开放40年来历次机构改革中最有远见和魄力的方案”,绝非虚夸之谈。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说到机构改革,不能不提为何要改——我们既关注怎么改,也须关注为什么改。关于改革的一大背景,十九届三中全会给出判断:当前,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

根据材料二,两个“不完全适应”的存在,是机构改革的重要因素。这其中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C

本题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

第二步,在历史唯物主义当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经济基础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反作用。材料中,“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其实说的就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也就是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对目前的经济环境的不适应性。C项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单选题

2018年3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批准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从1982年到2018年,国务院机构一共集中进行过8次改革,分别是1982年、1988年、1993年、1998年、2003 年、2008年、2013年、2018年。就这8次改革而言,每一次都顺应了当时的需要,解决了一些突出问题,取得了积极成效。比如,1982年的改革,精简了各级领导班子,加快了干部队伍年轻化;1988年的改革,重点是围绕经济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淡化经济管理部门的微观管理职能;1993年的改革,以政企分开为中心,目的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等等。每次改革的任务都不同,重点不一样,形式也有所差别,都是根据当时的形势作出的适当调整。但形势永远是在发展变化的,机构改革是一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更不会一劳永逸。分分合合,甚至个别“反复”,都是根据实际需要作出的选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形势发展,把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更充分地发挥出来。

2018年3月13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听取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方案对国务院组成部门和其他机构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6个。

“法与时转则洽,治与世宜则有功。”从减少8个正部级机构,到减少7个副部级机构,再到调整相关机构,国务院此次改革,涉及范围至广、调整范围至深,的确显现大手笔,释放出大魄力,让人耳目一新,被誉为“堪称改革开放40年来历次机构改革中最有远见和魄力的方案”,绝非虚夸之谈。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说到机构改革,不能不提为何要改——我们既关注怎么改,也须关注为什么改。关于改革的一大背景,十九届三中全会给出判断:当前,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党和国家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

材料一提到,“机构改革是一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更不会一劳永逸。分分合合,甚至个别‘反复’”。这体现的辩证法规律是: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D

本题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辩证法。

第二步,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它是事物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的一个有规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事物的发展表现出周期性,即每一个事物的发展都是从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新的否定,似乎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即完成了一个周期。在这一周期中,事物的发展经历了两次否定,每一次否定都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把前阶段发展的一切成果中有用的成分保留了下来。事物发展的周期包括三个阶段,即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阶段即新的肯定阶段,反映了事物发展道路的起伏性和曲折性。否定之否定之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进性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每一周期都是开放的,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但是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由此可知,事物发展的趋势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根据题干信息,“机构改革是一个过程”体现的是一个周期,“不会一蹴而就”、“不会一劳永逸”、“分分合合”、“反复”这几个词说明事物发展的趋势: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结果是好的,但过程是曲折的,故D项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单选题

行测,历年真题,2019年0113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B卷)

行测,历年真题,2019年0113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B卷)

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GDP和四大服务业发展状况,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D

本题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综合分析问题,且需选出正确的一项。

第二步,A选项,读数比较,定位图形材料2000—2008年。现期量<基期量,则增速为负值,观察图形中符合的有2001年、2002年、2003年,共计3年,错误。

B选项,增长率计算比较,定位表格材料,2014和2008年金融服务业从业人数分别为23.7万人、20.6万人,旅游业分别为27.2万人、19.5万人,贸易及物流业分别为76.5万人,82.0万人,专业服务及其他工商业支援服务业分别为50.7万人、45.7万人。贸易及物流业增速为负,故其增速排名第四,根据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可得金融服务业增速为

行测,历年真题,2019年0113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B卷)

旅游业为

行测,历年真题,2019年0113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B卷)

专业服务及其他工商业支援服务业为

行测,历年真题,2019年0113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B卷)

根据分数性质(分子小分母大的分数值小)可知旅游业增速最大,又剩余二者分子差不多,但专业服务及其他工商业支援服务业分母明显大很多,故其分数值小,则四大服务业从业人数增速排名由大到小依次为旅游业>金融服务业>专业服务及其他工商业支援服务业>贸易及物流业,专业服务及其他工商业支援服务业排名第三而非第二,错误。

C选项,现期倍数计算,定位表格材料。2000年和2014年旅游业从业人数分别为11.5万人和27.2万人,增加值分别为310亿港元和1125亿港元。

行测,历年真题,2019年0113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B卷)

行测,历年真题,2019年0113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B卷)

增加值未能翻两番,错误。

D选项,和差比较,定位图形材料和表格材料。由图形材料可知,在2012年香港GDP首次超过2万亿港元。根据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可得2012年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量为3193-3053=140(亿港元),旅游业为946-862=84(亿港元),贸易及物流业为4954-4854=100(亿港元),专业服务及其他工商业支援服务业为2576-2359=217(亿港元),旅游业增加值同比增量为四大服务行业中最低,正确。

因此,选择D选项。

单选题

行测,历年真题,2019年0113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B卷)

行测,历年真题,2019年0113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B卷)

2014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四大服务业中增加值增速最低的行业,增加值增速比当年香港特别行政区GDP增速约( )。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率计算比较。

第二步,定位图形和表格材料,2014年和2013年香港特别行政区GDP分别为(22457亿港元,21318亿港元),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为(3659亿港元,3460亿港元),旅游业增加值分别为(1125亿港元,1059亿港元),贸易及物流业增加值分别为(5157亿港元,5005亿港元),专业服务及其他工商业支援服务业分别为(2732亿港元,2602亿港元)。

第三步,根据增长率=(现期量-基期量)/基期量,比较类问题,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分子减法运算考虑截位舍相同可得,GDP增速为

行测,历年真题,2019年0113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B卷)

单选题

行测,历年真题,2019年0113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B卷)

行测,历年真题,2019年0113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B卷)

与2008年相比,2009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四大服务业从业人数( )。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D

本题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已知现期量与基期量的增长量计算问题。

第二步,定位表格材料,2009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四大服务业从业人数分别为21.1万人、19.2万人、78.4万人和45.6万人,2008年分别为20.6万人、19.5万人、82.0万人和45.7万人。

第三步,根据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可得(21.1+19.2+78.4+45.6)-(20.6+19.5+82+45.7)=0.5-0.3-3.6-0.1=-3.5(万人),即减少了3.5万人。

因此,选择D选项。

单选题

行测,历年真题,2019年0113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B卷)

行测,历年真题,2019年0113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B卷)

2014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四大服务业增加值占该特区GDP的比重约为( )。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B

本题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中求比重问题。

第二步,定位图形材料和表格材料。2014年香港特别行政区GDP为22457亿港元,四大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为3659亿港元、1125亿港元、5157亿港元和2732亿港元。

第三步,根据比重=部分量/整体量,由于选项出现了首位相同但第二位不同的情况,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分子加法运算考虑截位舍相同可得

行测,历年真题,2019年0113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B卷)

直除首两位商56。

因此,选择B选项。

单选题

行测,历年真题,2019年0113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B卷)

行测,历年真题,2019年0113上海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B卷)

2007—2014年,香港特别行政区GDP增量有( )年超过1000亿港元。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A

本题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比较中和差比较问题。

第二步,定位图形材料。

第三步,根据增长量=现期量-基期量,若增长量>1000,则现期量>基期量+1000即可,仅在基期量的千位上加1与现期量相比即可,符合增长量超过1000亿港元的有2007年、2010年、2011年、2012年和2014年,共计5年。

因此,选择A选项。

单选题

与自然主义相对峙的是理想主义。在理想派看,自然并不全美,美与丑相对,有比较后有美丑,美自身也有高下等差,艺术对于自然,应该披沙拣金,取长弃短。理想主义比自然主义较胜一筹,因为它虽不否认艺术模仿自然,却以为这种模仿并不是呆板的抄袭,须经过一番理想化。理想化有两种意义。一种是指凭着想象和情感,将自然事物重新加以组织、整理和融会贯通使所得的艺术作品自成一种完整的有机体,其中部分与全体有普遍的必然的关联。因此,艺术作品虽自然(Natural)而却又不是生糙的自然(Nature),它表现出艺术家的理想性格和创造力。就这个意义说,理想主义是对的,凡是艺术都带几分理想性,因为都带有几分创造性和表现性。这种见解发源于亚里斯多德。他在《诗学》里说诗比历史更是“哲学的”(意思是说更真),因为历史只记载已然的个别的事物,诗则须表现必然的普遍的真理,前者是模仿殊相,后者是模仿共相。用近代语言来翻译,他的意思是说历史只记载自然界繁复错乱的现象,诗和艺术则更进一层把自然现象后面的原理,用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

后人误解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共相”(Universals),以为“共相”就是“类型”(Type),于是理想主义的另一种意义就起来了,所谓“理想”(Idea)就是“类型”,类型就是最富于代表性的事物,“代表性”就是全类事物的共同性。依这一说,艺术所应该模仿的不是自然中任何事物而是类型。比如说画马,不能只着眼某一匹马,须把一切马的特征画出,使人看到所画的马便觉得一切的马都恰是这样。同理,艺术所表现的人物,都不应只能适合于某一时某一地,要使人随时随地都觉得它近情近理。如果“天下老鸦一般黑”,你画老鸦就一定把它画成黑的;纵然你偶然遇到白的或灰的老鸦,也千万不要理会它,因为那不是“类型”。这种理想主义在各种艺术的古典时代最流行。比如希腊造型艺术表现人物大半都经过两重理想化。第一,它选择模型,就着重本来已合理想的人物,男子通常都是力士,女子通常都是美人。第二,在表现本来已合理想的形体时,希腊艺术家又加上一重理想化,把普遍的精要的提出,个别的琐细的丢开。他们的女神和力士大半都有一个共同的模样(即类型)。个性是古典艺术所不甚重视的。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画家受希腊影响甚深,所以他们所表现的男子也大半魁梧奇伟,女子也大半明媚窈窕。十七世纪以后,在希腊时代出于艺术家本能的,在假古典派作家便变成一种很鲜明的主义。在诗的方面如布瓦洛(Boileau)和蒲柏(Pope),在画的方面如雷诺阿(Reynolds)和安格尔(Ingres),在雕刻方面为温克尔曼(Winckelmann),都主张艺术忽略个性而侧重类型。

理想派的艺术在以往占过很久的势力,不过从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代兴以后,它就逐渐消沉了。近代艺术所着重的不是类型而是个性。在近代学者看来,类型是科学和哲学对于具体事物加以抽象化的结果,实际上并不存在。艺术的使命在创造具体的形象,具体的形象都要有很明显的个性。一个模样可以套上一切人物时,就不能很精妥地适用于任何个别人物。许多人物的共同性,在古典派认为精要,在近代人看,则不免粗浅、平凡、陈腐。鼻子是直的,眼睛是横的,这是古典派所谓“类型”。但是画家图容肖像,如果只把直鼻横眼一件平凡的事实表现出来,就不免千篇一律。画家的能事不在能把鼻子画得直,眼睛画得横,而在能表现每个直鼻子横眼睛所以异于其他直鼻子横眼睛的。莎士比亚的夏洛克(Shylock),莫里哀的阿尔巴贡(Harpagon),巴尔扎克的葛朗台(Grandet),以及吴敬梓的严贡生都是守财奴,却各有各的本色特性,所以都很新鲜生动。如果艺术只模仿类型,则从莎士比亚创造夏洛克之后,一切文学家可以搁笔,不用再写守财奴了。

粗浅、平凡和陈腐都是艺术所切忌的。诗人维尼(Alfred deVigny)在《牧羊人的屋》里说:爱好你所永世不能见到两回的。象征派诗人魏尔兰(Verlaine)也说:不要颜色!只要毫厘之差的阴影!

这些劝告在近代人心里已留下很深的印痕。在文艺趣味方面,人类心灵喜欢到精深微妙的境界去探险,从前人的“类型”和普遍性已经不能引人入胜了。

下列名人言谈中,符合近代以来艺术主张的一项是: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A

本题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近代以来艺术主张”的相关内容出现在第三段。根据第三段中“近代艺术所着重的不是类型而是个性”“一个模样可以套上一切人物时,就不能很精妥地适用于任何个别人物。许多人物的共同性,在古典派认为精要,在近代人看,则不免粗浅、平凡、陈腐”可知,近代艺术强调的是个性。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通过对重视“类型”的古典艺术“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的对比,突出艺术的个性美,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A选项。

其他考生还关注了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