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全国事业单位联考《综合应用能力》(C类)
- 推荐等级:
- 发布时间:2021-09-19 10:47
- 卷面总分:5分
- 答题时间:240分钟
- 试卷题量:5题
- 练习次数:9次
- 试卷分类:综合应用能力
- 试卷类型:历年真题
试卷预览
在当代社会,科学“不再仅是拓展确证无误的知识,其更为重要的目标是为人类及其环境谋取更大的福利,且前者不得有悖后者之要求。因此,科学研究中的责任成为对科学进行全局性伦理考量的一个主要方面。”
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史专家萨顿就提出了“科学人性化”的任务:“科学必须人性化,这意味着不能允许它横冲直撞。……如果科学只被人从技术的功利主义的角度来看待,那它简直没有任何文化上的价值。”萨顿出于对科学的深入考察和深刻理解,洞察到尽管科学是我们的“精神中枢”和“文明中枢”,但也可能导致对人性的忽视和冷漠。他说,科学技术专家的“技术性头脑”和“技术迷恋症”可能使他们麻木不仁和无知无觉到那样一种程度,以致“对人性已完全排斥,他们的心灵对仁慈已毫无知觉”。
“科学人性化”不仅体现在从事科学活动的主体内部,体现于对科学真理本身的追求过程之中,还表现为从事科学活动的主体对科学成果予以合理应用的关切;此外,对人—社会—自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包含在内。
从上述材料出发,联系实际,围绕“科学人性化”这一话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字数800-1000字。
-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论点选取1】
1.此题题干中给出的是论题,考生需结合材料自己确定总论点。
2.此篇文章的写作可以从“科学的人性化”是如何体现的,即“科学的人性化”是什么;科学为什么需要人性化,论证“科学人性化”重要性和必要性;怎样使科学具备人性化三个角度来选取论点。
3.材料中说科学不仅是拓展正确无误的知识,而要为人类和环境谋取更大的福利。也就是说科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人服务;科学技术专家的“技术性头脑”和“技术迷恋症”会导致他们“对人性完全排斥,他们的心灵对仁慈已毫无知觉。”也就是说,科研人员和运用科研的人会偏离人性化,引发危害,因此,可以考虑重点从“为什么”这一角度来进行分析。具体可以有以下几点:科技的人性化能服务于人,所以科学要人性化;科技偏离人性化会造成危害,所以要人性化;人性化的科学研究,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参考范文1】
科学需要人性之光
进入21世纪代以来,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年轻人成为了互联网的新主体,“网络新一代”的称号凸显了年轻人与科学与科技断不开的联系。然而,科学正在逐渐成为“技术迷恋”的代名词,科技一旦缺乏人性的滋养,将会陷入毫无生气的境地,甚至成为人们难以约束的潘多拉魔盒。因此,科学需要满足人们需求、服务于人,让科学闪耀人性之光。
科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于人,能够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发展是探索和求知的过程,牛顿在苹果掉落中发现了万有引力,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帷幕,使人们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的初衷就是探索和认知,为人类认识世界开启了理性的大门,最终回落到为人类服务的宗旨中,使得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变革,推动了社会发展。
科学服务于人,但部分科研人员和运用科研的人会使科学偏离人性。正如居里夫人所言:“科学家的天职叫我们应当继续,彻底揭示自然界的奥秘,掌握这些奥秘以便能在将来造福人类。”科学工作者应当秉持一种仁慈,而非让“技术性头脑”和“技术迷恋症”左右,麻木不仁、无知无觉地从技术和功利的角度对待科学。这样的反面案例在生活中并不鲜见,如高科技犯罪的网络黑客,以及在食品安全领域频频出现食品添加剂滥用的现象等。由此可见,科技的人性化尤为必要。
只有人性化的科学研究,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类。二战时期背离人性的科研,使细菌成为战争中的生化武器,残害了众多无辜的生命,造成了世纪的惨剧。相反,人性化的科学研究显得振奋人心,并且确确实实给人们带来了看得见的好处。乙肝基因疫苗的成功研发让人类抵制了传染病的侵袭;沃尔沃研发并免费公布专利安全带,大大降低了人们在事故中的死亡率;苹果手表可让患者在心脏病发作前捕捉到异常情况。这些人性化的科学研究都是科学人性化的最佳例证。
科学一直都是理性与真知的代名词,然而科学的人性化才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这就需要在对科学真理本身的追求过程中秉持为人服务的初衷,科研工作者应对科学成果予以人性化的合理应用,肩负起对社会和自然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字数:871字
【文章分析】
此篇文章论点明确,“科学需要人性化”为总论点,分论点为“科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于人类”、“科学偏离人性化的危害”、“人性化的科研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很好地论证了“科学需要人性化”。
从论证方面来看,文章较好地使用了举例论证,例子充分,言简意赅,恰到好处。对于需要“联系实际”的文章来讲,“联系实际”最好的方式就是举例子,“事实胜于雄辩”。
此篇文章的优点在于文章从不同的方面,对“科学为什么需要人性化”进行了有效论证,重点突出,结构清晰。
【论点选取2】
以“科学人性化”为主题来写议论文,写作方向也可以朝着“怎么办”的方向进行,如果文章朝着“怎么办”的方向进行写作,那么中心论点就是“如何让科学人性化”。关于如何使科学人性化,材料的最后给出了一些可用的内容,因此,我们可以在材料基础上结合自身知识进行写作。
“‘科学人性化’不仅体现在从事科学活动的主体内部,体现于对科学真理本身的追求过程之中,还表现为从事科学活动的主体对科学成果予以合理应用的关切;此外,对人—社会—自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包含在内。”分析材料至少可以得到两个科学人性化的方法:一是要强化科学活动的主体(科学工作者)的人文责任(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要对科学成果予以合理应用的关切。如果说科学工作者是科学的源头的话,对于一个科学应用的进程来讲,运用科学成果就是科学的落脚点。那么中间势必还有科学发展的过程,因此可以得出另一个科学人性化的方法:科学发展的过程要符合人性。
由这三个实现科学人性化的途径,就可以很好地论证怎么让科学具备人性化了。
【参考范文2】
让科学闪耀人性之光
科学的发展让我们这个时代熠熠生辉,它对推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如果科学的发展脱离了人性,就会异化成与人对立的力量。可见,科学是有生命力的,但科学也会有被滥用、脱离人性的可能,因此要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让科学闪耀人性之光。
让科学富有人性,就要强化科学工作者的人文责任。一方面因为现在有很多科学技术专家的“技术性头脑”和“技术迷恋症”可能使他们麻木不仁和无知无觉到某种程度,以致“对人性已完全排斥,他们的心灵对仁慈已毫无知觉”。二战时期背离人性的科研,使细菌成为战争中的生化武器,残害了众多无辜的生命。现代社会中,高科技犯罪频发,电脑黑客肆意窃取信息等都是科学脱离人性化带来的危害。另一方面是管理方法和考核机制过于在乎科研结果,某些科研人员造假。国家需要完善对科研人员的管理方法,细化管理标准,加强价值观引导。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科学的人性化。
让科学富有人性,科学发展过程要符合人性。人类发展的过程就是求知和探索的过程,人类不断拓展着知识疆域。无论是牛顿发现万有引力,还是富兰克林用风筝收集雷电,发明避雷针,科学都在符合人性的道路上前进。培根说:“科学的真正的与合理的目的在于造福人类生活,用新的发明和财富丰富人类生活。”因此,科学的发展过程要符合人性,才会使科学焕发出服务于人的正向能量。
让科学富有人性,还要有对科学成果予以合理应用的关切。这是因为在科研工作者有责任和使命感的前提下,科学向着符合人性文化的方向发展,但最终还是要回落到对于科学成果的应用上。如果科学成果一旦偏离人性化运用,就会成为一只关不住的潘多拉魔盒。就如X光的发现和应用,最初应用在医学领域,后来商家为吸引顾客,将X光日用设施生产了试鞋机。在科学家和公众的质疑下,1957年美国率先立法禁用试鞋器,直到1970年试鞋器才最后消亡,但整整一代人的双脚成了无辜的X光“箭靶”。可见,如果科学背离了人性,只一味追求利益,那么就会给人类生活带来危害,后患无穷。对科学成果予以合理应用的关切才是应然之举。
科学的发展让我们像不断求知的孩子一样,丰富了我们认识世界的头脑,为了使科学能够在合理的人性化轨道上闪耀生辉,就应当强化科技工作者的人文责任,关切科学成果的合理应用,关注科学研究的过程,使科学真正闪耀人性之光。
字数:948字
【文章分析2】
此篇文章论点明确,“让科学闪耀人性之光”为总论点,分论点为“要强化科学工作者的人文责任”、“科学发展过程要符合人性”、“关切科学成果的合理应用”这三个分论点,从“怎么办”的角度很好地论证了如何让科学闪耀人性之光。
从论证方面来看,文章较好地使用了举例论证,例子充分,言简意赅,恰到好处。对于需要“联系实际”的文章来讲,“联系实际”最好的方式就是举例子,“事实胜于雄辩”。
此篇文章的优点在于文章以并列分论点的方式,一以贯之地对如何让科学闪耀人性之光进行了论证,文章的重点突出,结构清晰。
相比地球而言,月球地质的演化机制,算得上是真正的“简单”。
一方面,由于月球的壳层没有板块运动机制,月球岩石圈内的任何物质,一经生成,便无法在内外之间循环。因此,大陆漂移、造山运动、岩石圈旋回等这些活跃的地质机制,统统与月球无缘。月球无法形成宏伟的山脉,也无法形成沉积凹陷。虽历经斗转星移,却无法沧海桑田。它的整个壳层,是无法运动的石板一块。
另一方面,对于月球极其稀薄的“大气”来说,风化作用、沉积作用之类能够显著改造一个岩石星球表面的“外动力地质机制”,也同样过于“奢侈”。月面的地质体不会因为风吹磨蚀日渐消亡,也不会因为水汽淋滤而改造蚀变。基本上一经生成,便可保存恒久。
既然内、外两方面的地质动力都“不给力”,那什么才是月球的主要地质行为呢?
一架望远镜便可以直观地回答这个问题。在月面较亮的部分——月陆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陨石坑,那是外界天体撞击月陆的印记。既然月球自己造不了山,也造不了盆地,便只能靠天外作用力来塑造地形。有时候,一些较大的陨石撞击月面,可以形成规模可观的陨击盆地。
此外,月球自身也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火山喷发(这点倒是跟地球相同),流淌的岩浆汇入陨击盆地,形成与月陆相对的另一种地形——月海。布满陨击坑的明亮月陆和地势平坦的暗色月海是月球的主要地形,它们代表着月球最重要的两种地质作用。除此之外,在规模和重要性上,没有其他地质作用能与这两种相比了。
月球的地质行为虽然相对简单,但塑造出这块“天外大地”的历史却不可小视。有资格写入月球史中的事件,对于整个地月系统来说,都可称为壮伟的“诗篇”——它们不仅忠实地记录着月球自身的形成与变化,甚至在早期地球由于壳层未固化而无力留下自身演化证据的时期,也保留了一份有关地球彼时状态的宝贵信息。这些古老的里程碑式事件,大部分都发生在距今46亿到35亿年前的时间段内——这段时期是太阳系的早期发展阶段,被称为“冥古宙”。
月球演化“大事件”的第一幕,是46亿年前一颗火星大小的行星“忒伊亚”与地球相撞(这是学界的主流观点)。在这个被称为“深大冲击”的事件中,两颗行星的核心融合,地幔与地壳的碎屑被抛入太空中,在地球的引力圈内形成一个由巨量碎屑构成的环带。由于初始速度不同,碎屑之间频繁碰撞、焊结。越来越多的碎屑如滚雪球般凝聚起来,逐渐形成椭球状,构成月球的雏形。
碎屑之间的融合充斥着无法想象的暴力。巨大的动能在碰撞的瞬间转换为内能,足以融化岩块,使新生月球完全成为了一片岩浆的海洋。彼时的整个月球,简直是一锅由Mg2+、Fe2+、Ca2+、Al3+和硅氧四面体(SO44-)混成的高温浓汤。如果站在当时的地球上仰望苍穹,将看到一轮异常明亮的赤月高悬夜空。由于岩浆本身会发光,其亮度或将数十倍于今日。
但是,在冰冷孤独的宇宙中,这光景持续不了多久。于是,时间的指针便移向了月球史的第二幕,熔岩月球的固化过程——大结晶。
滚烫的混沌中一点点露出凝固的端倪。起初,无数微小的晶核在炽热的“原汤”中漂浮、游动,由于整个岩浆体系热流不均衡,它们生成又融化、融化又生成,演绎着炽热洪流中微不足道的涨落。然而,随着温度持续整体下降,晶核的比例越来越大。到了某个临界点之后,数以兆亿计的硅氧四面体和阳离子们,像是突然收到了某个中枢的统一指令,瞬间开始以大规模的方式改变原有随机分布的行为。它们以整齐划一的结构排列起来,伸出雏晶的枝桠,展开壮丽的分形。最终,在岩浆中凝结为一块块高度有序的离子矩阵。我们将这种有序排列的离子阵列称为矿物,意即“自然界的晶体”。
岩浆中矿物结晶的顺序,遵循着所谓的“鲍温反应序列”。最初,橄榄石和斜方辉石会优先从岩浆体系中结晶出来。它们的大规模结晶,将大量的镁和铁从岩浆中消耗出去。同时,由于密度比岩浆大,它们晶出后便沉入星球的深处,结果使得上层剩余岩浆中钙和铝的浓度越来越高,最终使岩浆演化为极富铝、钙、硅的浓浆。“鲍温反应序列”中的下一种矿物——斜长石——便开始大规模晶出。由于密度比较小,它们浮在整个月球的上表层,相互熔结,构成坚固的白色斜长岩。
在不到一亿年的时光内,斜长岩的结晶完成,使得炽热的月表岩浆海完全固结为坚实的月陆,只剩下岩浆中那些为数不多的、不易参与大结晶的元素,如钾、磷及其他一些稀土元素等,被浓缩至最后的一个小小岩浆湖里富集了起来。它们在这个岩浆湖里自己凝结,形成月面上一处异常独特的地质构造——克里普地体。
虽然月球已经完成了壳层的凝固,但太阳系其他成员离“安顿”下来还早得很。距今38亿年前,太阳系的两大巨人——木星和土星,仍处于轨道的调整期。由于轨道不稳定而发生的可怕共振,无数的小行星带和柯伊伯带天体被荡进太阳系内侧轨道。不计其数的小行星如同狂乱的流弹般射入太阳系内侧,对内部的一切实施无差别的密集轰击,地球、月球,金星等无一幸免。
这个灾难般的事件使得月球新生的斜长岩月陆上留下了密集的陨石坑。而在地球的表面,由于当时尚处在熔融态,这些残酷的伤口并没有被保存下来。只有月面上那些至今清晰可辨的冰冷陨坑,无声地诉说着38亿年前的灰色往事——那被称为“后期重轰炸”的陨星灾难,便是月球编年史的第三幕。
38亿年前的后期重轰炸结束之后,月球度过了3亿年较平稳的时光。到了35亿年前左右,月球进入了岩浆的高频喷发期。在后期重轰炸中形成的大型陨击盆地,被地底涌出的岩浆灌入、充填。这些来自月球深处的岩浆,与大结晶时期构成月陆斜长岩的表层岩浆不同。它们可能是由早期结晶的辉石——橄榄石重熔而成的岩浆,贫硅铝而富镁铁。因此,它们的凝结产物不再是明亮的斜长岩,而是色调灰暗的玄武岩。大面积充入陨击坑的岩浆完全凝固成黑色的玄武岩,便成为了今日在地球上肉眼可见的大片暗色地形——月海,这便是月球史上的第四幕。
科学家研究表明,玄武岩的最后一次喷发大概发生于距今10亿年前,月海形成期的结束,代表着月球历史上大事件期的落幕。之后,月球的地质构造便基本定型了。后来的时光里,除了偶尔撞入的小行星会在月面上掀起新的零星小坑之外,再也没有波澜壮阔的大事件能够彻底改写这颗卫星的历史了。这颗被地球引力锁死的卫星,永远以一面朝着地球,用死寂般的稳定,远观着地球上那些翻天覆地的演化:大陆聚而复散,大洋开而复合,山岳隆而复平,生命萌生、爆发、灭绝、演进……
这一观就是十亿年——直到人类踏足。对于这颗古老卫星的历史来说,那些来自地球的奇怪仪器和陌生的车辙,不过是须臾之中一丝微不足道的动静罢了。然而,这丝动静中,却转动着地球生命真正走出家园、迈向宇宙的希望。
谁知道未来的那一天,会不会是月球历史崭新的一幕呢?
根据材料,概括月球演化的主要过程。
要求:概括准确、条理清晰,文字简洁,不超过350字。
-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月球演化的主要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第一幕:“深大冲击”。46亿年前,忒伊亚行星与地球相撞。两颗行星的核心融合,地幔与地壳的碎屑被抛入太空中。碎屑凝聚起来,逐渐形成椭球状,构成月球的雏形。
第二幕:“大结晶”。随着温度持续整体下降,晶核的比例越来越多。最初,橄榄石和斜方辉石会优先从岩浆中体系中结晶出来。斜长石便于接下来开始大规模晶出。斜长岩的结晶完成,完全固结为坚实的月陆。
第三幕:“后期重轰炸”。38亿年前,小行星对月球密集轰击,斜长岩月陆上留下陨石坑。
第四幕:“基本定型”。35亿年前,月球进入岩浆高喷发期,充入陨击坑的岩浆完全凝固成黑色的玄武岩,成为了在地球上可见的大片暗色地形——月海。之后,月球的地质构造便基本定型了。
此后,再也没有大事件能够改变月球的历史了。(330字)
相比地球而言,月球地质的演化机制,算得上是真正的“简单”。
一方面,由于月球的壳层没有板块运动机制,月球岩石圈内的任何物质,一经生成,便无法在内外之间循环。因此,大陆漂移、造山运动、岩石圈旋回等这些活跃的地质机制,统统与月球无缘。月球无法形成宏伟的山脉,也无法形成沉积凹陷。虽历经斗转星移,却无法沧海桑田。它的整个壳层,是无法运动的石板一块。
另一方面,对于月球极其稀薄的“大气”来说,风化作用、沉积作用之类能够显著改造一个岩石星球表面的“外动力地质机制”,也同样过于“奢侈”。月面的地质体不会因为风吹磨蚀日渐消亡,也不会因为水汽淋滤而改造蚀变。基本上一经生成,便可保存恒久。
既然内、外两方面的地质动力都“不给力”,那什么才是月球的主要地质行为呢?
一架望远镜便可以直观地回答这个问题。在月面较亮的部分——月陆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陨石坑,那是外界天体撞击月陆的印记。既然月球自己造不了山,也造不了盆地,便只能靠天外作用力来塑造地形。有时候,一些较大的陨石撞击月面,可以形成规模可观的陨击盆地。
此外,月球自身也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火山喷发(这点倒是跟地球相同),流淌的岩浆汇入陨击盆地,形成与月陆相对的另一种地形——月海。布满陨击坑的明亮月陆和地势平坦的暗色月海是月球的主要地形,它们代表着月球最重要的两种地质作用。除此之外,在规模和重要性上,没有其他地质作用能与这两种相比了。
月球的地质行为虽然相对简单,但塑造出这块“天外大地”的历史却不可小视。有资格写入月球史中的事件,对于整个地月系统来说,都可称为壮伟的“诗篇”——它们不仅忠实地记录着月球自身的形成与变化,甚至在早期地球由于壳层未固化而无力留下自身演化证据的时期,也保留了一份有关地球彼时状态的宝贵信息。这些古老的里程碑式事件,大部分都发生在距今46亿到35亿年前的时间段内——这段时期是太阳系的早期发展阶段,被称为“冥古宙”。
月球演化“大事件”的第一幕,是46亿年前一颗火星大小的行星“忒伊亚”与地球相撞(这是学界的主流观点)。在这个被称为“深大冲击”的事件中,两颗行星的核心融合,地幔与地壳的碎屑被抛入太空中,在地球的引力圈内形成一个由巨量碎屑构成的环带。由于初始速度不同,碎屑之间频繁碰撞、焊结。越来越多的碎屑如滚雪球般凝聚起来,逐渐形成椭球状,构成月球的雏形。
碎屑之间的融合充斥着无法想象的暴力。巨大的动能在碰撞的瞬间转换为内能,足以融化岩块,使新生月球完全成为了一片岩浆的海洋。彼时的整个月球,简直是一锅由Mg2+、Fe2+、Ca2+、Al3+和硅氧四面体(SO44-)混成的高温浓汤。如果站在当时的地球上仰望苍穹,将看到一轮异常明亮的赤月高悬夜空。由于岩浆本身会发光,其亮度或将数十倍于今日。
但是,在冰冷孤独的宇宙中,这光景持续不了多久。于是,时间的指针便移向了月球史的第二幕,熔岩月球的固化过程——大结晶。
滚烫的混沌中一点点露出凝固的端倪。起初,无数微小的晶核在炽热的“原汤”中漂浮、游动,由于整个岩浆体系热流不均衡,它们生成又融化、融化又生成,演绎着炽热洪流中微不足道的涨落。然而,随着温度持续整体下降,晶核的比例越来越大。到了某个临界点之后,数以兆亿计的硅氧四面体和阳离子们,像是突然收到了某个中枢的统一指令,瞬间开始以大规模的方式改变原有随机分布的行为。它们以整齐划一的结构排列起来,伸出雏晶的枝桠,展开壮丽的分形。最终,在岩浆中凝结为一块块高度有序的离子矩阵。我们将这种有序排列的离子阵列称为矿物,意即“自然界的晶体”。
岩浆中矿物结晶的顺序,遵循着所谓的“鲍温反应序列”。最初,橄榄石和斜方辉石会优先从岩浆体系中结晶出来。它们的大规模结晶,将大量的镁和铁从岩浆中消耗出去。同时,由于密度比岩浆大,它们晶出后便沉入星球的深处,结果使得上层剩余岩浆中钙和铝的浓度越来越高,最终使岩浆演化为极富铝、钙、硅的浓浆。“鲍温反应序列”中的下一种矿物——斜长石——便开始大规模晶出。由于密度比较小,它们浮在整个月球的上表层,相互熔结,构成坚固的白色斜长岩。
在不到一亿年的时光内,斜长岩的结晶完成,使得炽热的月表岩浆海完全固结为坚实的月陆,只剩下岩浆中那些为数不多的、不易参与大结晶的元素,如钾、磷及其他一些稀土元素等,被浓缩至最后的一个小小岩浆湖里富集了起来。它们在这个岩浆湖里自己凝结,形成月面上一处异常独特的地质构造——克里普地体。
虽然月球已经完成了壳层的凝固,但太阳系其他成员离“安顿”下来还早得很。距今38亿年前,太阳系的两大巨人——木星和土星,仍处于轨道的调整期。由于轨道不稳定而发生的可怕共振,无数的小行星带和柯伊伯带天体被荡进太阳系内侧轨道。不计其数的小行星如同狂乱的流弹般射入太阳系内侧,对内部的一切实施无差别的密集轰击,地球、月球,金星等无一幸免。
这个灾难般的事件使得月球新生的斜长岩月陆上留下了密集的陨石坑。而在地球的表面,由于当时尚处在熔融态,这些残酷的伤口并没有被保存下来。只有月面上那些至今清晰可辨的冰冷陨坑,无声地诉说着38亿年前的灰色往事——那被称为“后期重轰炸”的陨星灾难,便是月球编年史的第三幕。
38亿年前的后期重轰炸结束之后,月球度过了3亿年较平稳的时光。到了35亿年前左右,月球进入了岩浆的高频喷发期。在后期重轰炸中形成的大型陨击盆地,被地底涌出的岩浆灌入、充填。这些来自月球深处的岩浆,与大结晶时期构成月陆斜长岩的表层岩浆不同。它们可能是由早期结晶的辉石——橄榄石重熔而成的岩浆,贫硅铝而富镁铁。因此,它们的凝结产物不再是明亮的斜长岩,而是色调灰暗的玄武岩。大面积充入陨击坑的岩浆完全凝固成黑色的玄武岩,便成为了今日在地球上肉眼可见的大片暗色地形——月海,这便是月球史上的第四幕。
科学家研究表明,玄武岩的最后一次喷发大概发生于距今10亿年前,月海形成期的结束,代表着月球历史上大事件期的落幕。之后,月球的地质构造便基本定型了。后来的时光里,除了偶尔撞入的小行星会在月面上掀起新的零星小坑之外,再也没有波澜壮阔的大事件能够彻底改写这颗卫星的历史了。这颗被地球引力锁死的卫星,永远以一面朝着地球,用死寂般的稳定,远观着地球上那些翻天覆地的演化:大陆聚而复散,大洋开而复合,山岳隆而复平,生命萌生、爆发、灭绝、演进……
这一观就是十亿年——直到人类踏足。对于这颗古老卫星的历史来说,那些来自地球的奇怪仪器和陌生的车辙,不过是须臾之中一丝微不足道的动静罢了。然而,这丝动静中,却转动着地球生命真正走出家园、迈向宇宙的希望。
谁知道未来的那一天,会不会是月球历史崭新的一幕呢?
判断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相应的题号后填涂作答,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1)月球是火星和地球相撞的产物。
(2)月球新生时期异常明亮是因其表面是高温的岩浆。
(3)最早从月面岩浆里晶出的物质中含有大量的镁和铁。
(4)月球高频喷发期的岩浆是富含镁和钙的橄榄石融化而成。
(5)月海构成物质的密度大于月陆。
(6)坚实的月陆表面普遍富集钾、磷和稀土元素。
(7)月海形成之后月球地质就基本定型。
(8)斜长石是月面岩浆矿物的结晶。
-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B(2)A(3)A(4)B(5)A(6)B(7)A(8)B
2015年1月,全球活跃互联网用户是总人口数的42%,而2014年同期这个比例是35%,可以推测,到2020年全球互联网用户将超过总人口数的70%。
在地域分布上,发达国家或地区使用互联网的人数比例普遍较高,比较极端的是,百慕大、巴林和冰岛的互联网用户数几乎等同于该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数,而朝鲜和南苏丹使用互联网的人数不及其总人口数的0.1%,由此可见,互联网普及度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
全球网民平均每天使用网络时长为4.4小时,菲律宾最高,平均每天超过6小时,可见菲律宾人最喜欢上网。泰国、越南、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人同样不容小觑,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间都超过了5个小时。
几乎70%的英国人在网上进行购物,德国、韩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网购人数都超过了其总人口数的50%。南亚和东南亚电子商务普遍不发达,泰国、菲律宾和印度网购人数均不到其总人口数的20%。网购英国日用品的平均价格是每件12美元,网购美国日用品的平均价格为15美元,而网购菲律宾日用品的平均价格则为1美元,可见,日用品从菲律宾网购比从英、美网购便宜。
全球社交媒体用户平均每天花费2.4小时在社交媒体上,而阿根廷和菲律宾的社交媒体用户则比较活跃,每天都花费超过4小时。Facebook拥有超过13亿的月活跃用户,排名第一。QQ和QQ空间紧随其后,QQ的月活跃用户数有8亿2千万之多,QQ空间也有超过6亿活跃用户。可以看出,Facebook依然是全球最受欢迎的社交平台,但QQ和QQ空间的用户总和超过了Facebook。
论证评价题:请认真阅读给定材料,指出其中存在的4处论证错误,并分别说明理由,每条不超过150字。常见的论证错误主要包括论证中的概念不明确、判断不准确、推理不严密等。(40分)
-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1.第一段由“全球活跃互联网用户是总人口数的42%”推不出“全球互联网用户将超过总人口数的70%”。因为“全球活跃互联网用户”和“全球互联网用户”不是同一概念。(75字)
2.第一段由“2015年1月,全球活跃互联网用户是总人口数的42%,而2014年同期这个比例是35%”推不出“到2020年全球互联网用户将超过总人口数的70%”。因为每年的增长率不一定是相同的。(81字)
3.第二段由“百慕大、巴林和冰岛的互联网用户数”和“朝鲜和南苏丹使用互联网的人数”推不出“互联网普及度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因为材料中所列举的国家属于特殊案例,并不能代表整体情况。(96字)
4.第三段由“全球网民平均每天使用网络时长为4.4小时,菲律宾最高,平均每天超过6小时”推不出“菲律宾人最喜欢上网”。因为“平均上网时间最长”和“最喜欢上网”属于不同概念,二者没有必然关系。(92字)
5.第四段“网购菲律宾日用品的平均价格为1美元”推不出“日用品从菲律宾网购比从英、美网购便宜”。因为“网购菲律宾日用品”强调了生产地,而“日用品从菲律宾网购”强调了购买地,二者是不同概念;并且这里面给出的仅是一种平均值,平均值并不代表全部菲律宾的全部商品就一定比英美便宜。(132字)
6.第五段由“QQ的月活跃用户数有8亿2千万之多,QQ空间也有超过6亿活跃用户”推不出“QQ和QQ空间的用户总和超过了Facebook”。因为“月活跃用户”和“用户总和”是不同的概念,两者的用户量不能简单相加,存在部分重合。(100字)
相比地球而言,月球地质的演化机制,算得上是真正的“简单”。
一方面,由于月球的壳层没有板块运动机制,月球岩石圈内的任何物质,一经生成,便无法在内外之间循环。因此,大陆漂移、造山运动、岩石圈旋回等这些活跃的地质机制,统统与月球无缘。月球无法形成宏伟的山脉,也无法形成沉积凹陷。虽历经斗转星移,却无法沧海桑田。它的整个壳层,是无法运动的石板一块。
另一方面,对于月球极其稀薄的“大气”来说,风化作用、沉积作用之类能够显著改造一个岩石星球表面的“外动力地质机制”,也同样过于“奢侈”。月面的地质体不会因为风吹磨蚀日渐消亡,也不会因为水汽淋滤而改造蚀变。基本上一经生成,便可保存恒久。
既然内、外两方面的地质动力都“不给力”,那什么才是月球的主要地质行为呢?
一架望远镜便可以直观地回答这个问题。在月面较亮的部分——月陆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陨石坑,那是外界天体撞击月陆的印记。既然月球自己造不了山,也造不了盆地,便只能靠天外作用力来塑造地形。有时候,一些较大的陨石撞击月面,可以形成规模可观的陨击盆地。
此外,月球自身也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火山喷发(这点倒是跟地球相同),流淌的岩浆汇入陨击盆地,形成与月陆相对的另一种地形——月海。布满陨击坑的明亮月陆和地势平坦的暗色月海是月球的主要地形,它们代表着月球最重要的两种地质作用。除此之外,在规模和重要性上,没有其他地质作用能与这两种相比了。
月球的地质行为虽然相对简单,但塑造出这块“天外大地”的历史却不可小视。有资格写入月球史中的事件,对于整个地月系统来说,都可称为壮伟的“诗篇”——它们不仅忠实地记录着月球自身的形成与变化,甚至在早期地球由于壳层未固化而无力留下自身演化证据的时期,也保留了一份有关地球彼时状态的宝贵信息。这些古老的里程碑式事件,大部分都发生在距今46亿到35亿年前的时间段内——这段时期是太阳系的早期发展阶段,被称为“冥古宙”。
月球演化“大事件”的第一幕,是46亿年前一颗火星大小的行星“忒伊亚”与地球相撞(这是学界的主流观点)。在这个被称为“深大冲击”的事件中,两颗行星的核心融合,地幔与地壳的碎屑被抛入太空中,在地球的引力圈内形成一个由巨量碎屑构成的环带。由于初始速度不同,碎屑之间频繁碰撞、焊结。越来越多的碎屑如滚雪球般凝聚起来,逐渐形成椭球状,构成月球的雏形。
碎屑之间的融合充斥着无法想象的暴力。巨大的动能在碰撞的瞬间转换为内能,足以融化岩块,使新生月球完全成为了一片岩浆的海洋。彼时的整个月球,简直是一锅由Mg2+、Fe2+、Ca2+、Al3+和硅氧四面体(SO44-)混成的高温浓汤。如果站在当时的地球上仰望苍穹,将看到一轮异常明亮的赤月高悬夜空。由于岩浆本身会发光,其亮度或将数十倍于今日。
但是,在冰冷孤独的宇宙中,这光景持续不了多久。于是,时间的指针便移向了月球史的第二幕,熔岩月球的固化过程——大结晶。
滚烫的混沌中一点点露出凝固的端倪。起初,无数微小的晶核在炽热的“原汤”中漂浮、游动,由于整个岩浆体系热流不均衡,它们生成又融化、融化又生成,演绎着炽热洪流中微不足道的涨落。然而,随着温度持续整体下降,晶核的比例越来越大。到了某个临界点之后,数以兆亿计的硅氧四面体和阳离子们,像是突然收到了某个中枢的统一指令,瞬间开始以大规模的方式改变原有随机分布的行为。它们以整齐划一的结构排列起来,伸出雏晶的枝桠,展开壮丽的分形。最终,在岩浆中凝结为一块块高度有序的离子矩阵。我们将这种有序排列的离子阵列称为矿物,意即“自然界的晶体”。
岩浆中矿物结晶的顺序,遵循着所谓的“鲍温反应序列”。最初,橄榄石和斜方辉石会优先从岩浆体系中结晶出来。它们的大规模结晶,将大量的镁和铁从岩浆中消耗出去。同时,由于密度比岩浆大,它们晶出后便沉入星球的深处,结果使得上层剩余岩浆中钙和铝的浓度越来越高,最终使岩浆演化为极富铝、钙、硅的浓浆。“鲍温反应序列”中的下一种矿物——斜长石——便开始大规模晶出。由于密度比较小,它们浮在整个月球的上表层,相互熔结,构成坚固的白色斜长岩。
在不到一亿年的时光内,斜长岩的结晶完成,使得炽热的月表岩浆海完全固结为坚实的月陆,只剩下岩浆中那些为数不多的、不易参与大结晶的元素,如钾、磷及其他一些稀土元素等,被浓缩至最后的一个小小岩浆湖里富集了起来。它们在这个岩浆湖里自己凝结,形成月面上一处异常独特的地质构造——克里普地体。
虽然月球已经完成了壳层的凝固,但太阳系其他成员离“安顿”下来还早得很。距今38亿年前,太阳系的两大巨人——木星和土星,仍处于轨道的调整期。由于轨道不稳定而发生的可怕共振,无数的小行星带和柯伊伯带天体被荡进太阳系内侧轨道。不计其数的小行星如同狂乱的流弹般射入太阳系内侧,对内部的一切实施无差别的密集轰击,地球、月球,金星等无一幸免。
这个灾难般的事件使得月球新生的斜长岩月陆上留下了密集的陨石坑。而在地球的表面,由于当时尚处在熔融态,这些残酷的伤口并没有被保存下来。只有月面上那些至今清晰可辨的冰冷陨坑,无声地诉说着38亿年前的灰色往事——那被称为“后期重轰炸”的陨星灾难,便是月球编年史的第三幕。
38亿年前的后期重轰炸结束之后,月球度过了3亿年较平稳的时光。到了35亿年前左右,月球进入了岩浆的高频喷发期。在后期重轰炸中形成的大型陨击盆地,被地底涌出的岩浆灌入、充填。这些来自月球深处的岩浆,与大结晶时期构成月陆斜长岩的表层岩浆不同。它们可能是由早期结晶的辉石——橄榄石重熔而成的岩浆,贫硅铝而富镁铁。因此,它们的凝结产物不再是明亮的斜长岩,而是色调灰暗的玄武岩。大面积充入陨击坑的岩浆完全凝固成黑色的玄武岩,便成为了今日在地球上肉眼可见的大片暗色地形——月海,这便是月球史上的第四幕。
科学家研究表明,玄武岩的最后一次喷发大概发生于距今10亿年前,月海形成期的结束,代表着月球历史上大事件期的落幕。之后,月球的地质构造便基本定型了。后来的时光里,除了偶尔撞入的小行星会在月面上掀起新的零星小坑之外,再也没有波澜壮阔的大事件能够彻底改写这颗卫星的历史了。这颗被地球引力锁死的卫星,永远以一面朝着地球,用死寂般的稳定,远观着地球上那些翻天覆地的演化:大陆聚而复散,大洋开而复合,山岳隆而复平,生命萌生、爆发、灭绝、演进……
这一观就是十亿年——直到人类踏足。对于这颗古老卫星的历史来说,那些来自地球的奇怪仪器和陌生的车辙,不过是须臾之中一丝微不足道的动静罢了。然而,这丝动静中,却转动着地球生命真正走出家园、迈向宇宙的希望。
谁知道未来的那一天,会不会是月球历史崭新的一幕呢?
简答题:月球地质的演化机制与地球地质的形成相比具有哪些不同?
要求:紧密结合材料,提炼观点,不超过100字。
- 查看答案开始考试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区别如下:一是,月球壳层缺乏板块运动机制,而地球地质机制活跃。二是,月球地质的演化缺乏外在动力,而地球有风化、沉积等。三是,月球地质的形成主要基于陨石撞击和岩浆汇入陨击盆地。(87字)
其他考生还关注了更多 +
- 2022年10月1日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事业单位面试题
试卷分类:事业单位面试
练习次数:0次
- 2022《公共基础知识》真题精选3
试卷分类:公共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0次
- 2022《公共基础知识》真题精选2
试卷分类:公共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0次
- 2010年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试卷分类:公共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0次
- 2022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精选1
试卷分类:公共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0次
- 2021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精选4
试卷分类:公共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0次
- 2021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精选3
试卷分类:公共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0次
- 2021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精选2
试卷分类:公共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0次
- 2021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真题精选1
试卷分类:公共基础知识
练习次数:0次
- 2022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基础知识》真题精选6
试卷分类:综合应用能力
练习次数:0次